早前闭幕的广交会吸引众多海外企业参与。有经营中国市场多年的业者分享心得,表示要不时在产品、包装等方面注入新意,以迎合内地消费者的喜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订明拟在中国境内生产并销售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企业,在开始生产相关产品前,须将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交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等资料,以作备案。
商务部于10月8日公布,自2024年10月11日起,向原产于欧盟的200升以下容器白兰地(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2082000税则号项下)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进口经营者在进口上述白兰地时,应向中国海关提交相应保证金。保证金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从价计征。
2024年10月16日特首发表施政报告,表示为促进烈酒贸易,带动物流和储库、旅游和高端餐饮消费等高增值产业发展,政府参考取消红酒税带动红酒贸易的成功经验,由当日起,进口价200港元以上的烈酒,200港元以上部分的税率由100%减至10%,而200港元及以下部分,及进口价在200港元或以下的烈酒,100% 税率则维持不变。
为进一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19日公布「特供酒」制售禁令,并自当日生效。禁令订明「特供酒」的范围为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的酒品,「特供酒」为假冒伪劣酒品。
香港有大批经验丰富的美酒商人,他们对葡萄酒有深厚的认识,同时熟悉国际葡萄酒交易情况,是香港葡萄酒业的中流砥柱。除了葡萄酒贸易及分销外,本地的葡萄酒相关活动还包括拍卖、零售、储存服务、餐饮和运输等。
2024年中秋佳节跃然登上内地和香港报章头条的「洗板式」新闻莫过于「美诚月饼」风波,引起两地消费者和市场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亦引发人们对「香港品牌」的定义和保护的热烈讨论。「美诚」事件再次反映内地「傍」、「冒」甚至「扮」香港品牌的不规范商业行为屡禁不止,亦折射出以香港作为原产地的产品和品牌在内地仍然有著相当的叫座力。除了尽快牵头为「香港品牌」确立正式、系统化的定义之外,特区政府应继续投入资源以推行对香港地域品牌的厘定、塑造和对外宣传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8月29日公布第二批共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旨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涉及酱油调味料、食盐、预制食品、面食、油类、蔬果、水产、蜂蜜、保健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哈萨克正在大力发展农业。该国的农工综合体国家发展项目(National Agro-industrial Project)提倡转型至生产高价值产品及推动设备现代化,藉此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价值。尽管在哈萨克发展须面对极端天气和过时器械等挑战,香港企业仍可考虑在农业现代化、拓展出口业务和进军新市场等领域与哈萨克展开合作,把握丰厚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于7月31 日公布,「湾区标准」新增32项标准,涉及食品质量安全、天然蜂蜜、乳制品、预制菜、潮菜、环境、社会和治理指南、港澳车辆号牌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要求及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