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位置特殊
福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面对台湾丶邻近港澳,与东南亚联系紧密,是中国著名侨乡丶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
福建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岛屿众多,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丶西亚丶东非,是中国距东南亚丶西亚丶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试点省份。2014年度福建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亿吨大关。
生态环境优美
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6%,连续36年保持全国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国前茅,拥有一批国际花园城市丶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迷人的武夷仙境丶浪漫的鼓浪琴岛丶神圣的妈祖朝觐丶奇特的水上丹霞丶动人的惠女风采丶神奇的客家土楼丶光辉的古田会址丶悠久的昙石山文化丶神秘的白水洋奇观丶壮美的滨海火山……无不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引人入胜。
人文优势明显
福建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了古老的昙石山文化,蕴育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丶客家文化丶船政文化等地域文化。中华民族厚实的文化传统丶福建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融合交汇,孕育了一代代名扬史册的文化英才。王审知丶朱熹丶宋慈丶郑成功丶林则徐丶严复丶林纾丶陈嘉庚丶冰心丶陈景润等历代名人光耀史册。

丰富多样的资源,璀璨多彩的八闽文化,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近年来,福建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和「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的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龙头,以品牌为支撑,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龙头计划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与科技丶文化与旅游丶文化创意合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形象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丶集约化丶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平稳较快增长。
2005至2013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7亿美元提高到171亿美元,年均现价增速约为28%,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尤其是近两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约为32.6亿美元左右,超过2005年全年总量。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8%。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园区建设创新集聚
福建省把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丶促进项目成功孵化丶吸引优质企业创业的平台,加快建设丶稳步推进丶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一批形态多样丶特色鲜明丶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目前全省共有已建和在建文化产业园区81家,吸引数千家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入驻,提升了文化产业规模化丶集约化丶专业化水平,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新平台。
闽台(福州)文化产业园核心区丶海峡两岸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丶南靖海峡印刷产业园等10个园区被授予「福建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称号,厦门软件园二期动漫园区丶福州软件园影视动漫产业基地,分别获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福州丶厦门分别被国家文化部丶科技部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丶数字出版示范基地;福州广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泉州领SHOW天地被国家工商局授予「国家广告示范园区」。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福建文化企业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丶延伸产业链和加强资本运作,呈现出一派风生水起丶日新月异的发展热潮。
2014年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跻身全国文化企业30强。省属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持续拓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速度加快,不断做大做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已发展成拥有11报丶12刊和多个新闻网站的现代传媒集团。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正朝着有活力丶有实力丶有竞争力丶有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团和海峡西岸传媒旗舰的目标迈进。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立足海峡特色,加强闽台合作,积极拓展数字出版新业态,打造新华文化城连锁经营模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丶在世界华文出版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省广电网络集团以云媒体数字技术为核心,积极谋划福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加快打造成为集公共传播丶讯息服务丶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骨干文化集团。
政策优惠投资热土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丶文化外贸出口丶产业融合对接丶银政企合作等工作机制和联席会制度,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服务讯息系统,开通福建省文化产业官方网站,形成全省上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当局坚持把政策扶持作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专项规划以及广播影视丶演艺娱乐丶文化旅游等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布局丶工作重点和扶持措施,从财税扶持丶创新支持丶市场准入丶土地供给丶鼓励出口等方面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环境。

福建工艺美术业在中国内外享有盛誉。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福建工艺美术历史悠久丶风格独特丶品种齐全丶技艺精湛的产业特色与价值优势,在福建十大文化产业中独占鳌头。
品种齐全声名远扬
福建工艺美术有雕塑丶珠宝玉饰丶漆艺丶工艺陶瓷丶工艺花画丶工艺编织丶金属工艺品丶古典工艺家具丶抽纱刺绣丶民间工艺品等14类120多个品种。其中,福州寿山石雕丶脱胎漆器丶软木画,莆田木雕,仙游古典家具,惠安石雕,德化白瓷,厦门漆线雕,泉州刻纸花灯丶木偶头,永春漆篮,漳州剪纸丶棉花画等都是中国内外独有或闻名遐迩的工艺美术品种。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丶台湾厅丶国宴厅丶休息厅等均有出自福建工艺美术大师之手的工艺精品。许多城市的广场丶公园丶大型建筑丶艺术长廊的石雕以及家庭使用装饰的瓷器丶油画等艺术品,很多来自福建。

近两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工艺美术产业占比均超过40%。2013年,全省工艺美术产业主营收入219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724家,从业人员31.4万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38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47人丶工艺美术名人448名。福州丶泉州丶莆田丶厦门是省内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产区,其企业规模与产值均在全省前列。
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日趋健全
以莆田工艺美术城为代表的一批工艺美术基地丶园区和专业市场相继建成。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相继成立,仅泉州市就成立了德化陶瓷技术研发中心与产品检测中心丶中国石材磨料磨具研发中心等116家工艺美术专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积极组建,如莆田仙游县成立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致力于产业推介丶品牌打造丶品质提升丶市场拓展等工作。
行业标准陆续出台,如福州寿山石2010年获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8月福建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寿山石》正式实施,福州市荣膺「中国寿山石雕之都」称号。行业交流展示平台逐步完善,先后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丶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等活动。

德化陶瓷丶惠安石雕丶莆田和仙游木雕及古典家具丶泉州丰泽树脂工艺品等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在国内外形成较大的影响力。莆田工艺油画产品出口在全国居第一,成为世界工艺油画的中国名片。
福建文化产业与工艺美术业界人士愿加强与全球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丶项目合作,共创商机。
如有查询,请联络
福建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屏山大院
电话:86-591-8727-3850
电邮:7659141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