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項目

香港年輕建築師抓緊大灣區機遇 為前海建築設計大展拳腳


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城市作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是近年國家發展的一個重點項目。當中作為國家經濟特區龍頭的深圳,與香港鄰近,兩區的優勢能互補,成為大灣區的焦點所在,亦是項目的重中之重。而位於深圳西部,佔地共約18平方公里的前海地區,則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深圳未來的「曼哈頓」,預計至2020年,前海將形成2,600至3,000萬平方米建築空間,屆時或將成為亞太區重要的生產服務業中心,以及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


前海建築設計競賽 以年輕建築師為對象

有見及此,各地政府及機構都希望把握相關機遇,坐上這高速前進的列車,並進一步促進前海自貿區新城建設的深港合作,「前海城市新中心小型環境藝術設施設計競賽」(簡稱「前海建築設計競賽」)因而誕生。這比賽由「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主辦,「香港建築師學會」及「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承辦,對象是40歲以下的香港青年建築師及在校建築系大學生。

設計競賽的項目為前海桂灣一路及其地下道路市政工程的一處地面設施用房,包含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的建設,雖然面積只有500多平方米,但由於該建築位於前海北片區的門戶位置,北側為雙界河水廊道公園,環境景觀十分重要,故 當局希望設計可以優化該建築物,使它與周邊環境協調,滿足前海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需求。

1
香港建築師學會與比賽得獎者


香港建築師學會 冀比賽「落地」

香港建築師學會作為香港唯一的承辦單位,在比賽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會長李國興(Felix)表示,這是學會第一次與內地政府部門合作,舉辦前海建築設計競賽,這項目有別於內地設計師只負責設計、建設則交給承辦商的一貫做法,Felix希望這是一個「落地」的比賽,即參賽者不但需要事前去實地堪察,整個項目亦想跟香港的流程一樣,建築師由概念設計、施工到整個項目的完成,都可以參與其中,經過雙方的努力和不斷的溝通,最終實現了這做法:「這對內地設計行業來說是一個突破。」Felix滿意地說。

2
香港建築師學會理事陳傳智(Simon)、會長李國興(Felix)及原會長陳沐文(Marvin)(左至右)


比賽促進深港合作 優勢互補

香港建築師學會原會長,亦是今次比賽評委之一的陳沐文(Marvin),指出學會早在兩年前已開始構思這類比賽,但一直在等待機會,直至今次獲前海管理局邀請籌辦這比賽,實在是很難得和值得高興的事。籌備時間非常緊迫,去年1月尾獲邀請,7月1日前便要完成整個比賽並作出展覽。一開始內部的討論都擔心辦不來,但前海管理局的超快反應超出他們預期,亦令Marvin對與內地政府部門合作有了新的看法:「他們幾乎24小時運作,最後用了3個月,便收集好所有比賽作品。」

Marvin表示,這個前海建築設計競賽是兩地互相學習的好機會,內地很想透過這次合辦比賽,來學習香港的國際化並與國際的比賽接軌,而香港亦想透過是次比賽,讓年輕則師打入內地市場,及認識更多國家的發展。


反應熱烈 參賽者獲益良多

是次比賽有40多個專業及學生參賽者,最終青年建築師專業組別的勝出者為建築師洪錦輝的團隊。他們的作品以「水」為主題,評審認為體現了前海臨灣的地理位置,以及水廊道在區域穿插的水陸相融關係,同時又用水營造不同的場所感, 以及不同場合時節的變幻氣氛,以簡潔、含蓄的手法,突顯出前海尋求「實驗性」的自信精神。

3
青年建築師專業組別勝出者洪錦輝(右)與隊友


洪錦輝本身在2013年已開辦自己的設計公司,之前主要是做一些內部設計、大廈外牆等工程,過去亦有參與過大大小小的設計比賽並獲獎。他表示,今次的比賽他可以投入整個施工過程,表示很有滿足感。過程中他亦感受到內地是非常欣賞香港的建築師,能夠將國際視野帶入內地,是香港重要的價值所在:「始終香港地方有限,內地則機會無限,是一個很好的戰場,將來如果有其他國內項目都可參與,將香港年輕建築師的服務外銷。」

4
學生組別勝出者為香港大學建築系學生麥智康


而學生組別的勝出者,是香港大學建築系學生麥智康(Alfred)。他表示自己的作品「流映」亦是以流水作為設計概念,運用河水川流不息的特點,去反映城市發展和大自然的關係,將消防中心打造成城市中的藝術品,讓市民在休息的同時,也反思河流和城市的生活價值。

Alfred表示,雖然同一時間在做畢業作品,但他仍堅持參加,因為這比賽是一個好難得的機會去發揮自己,而且香港本身這類比賽不多,加上前海很近香港,可以很容易見到自己的作品:「雖然辛苦,但這可以顯示出我對設計的熱誠,豐富我的履歷,對我將來找工作相信亦會有幫助。」


先行先試 冀未來再辦比賽

所有得獎作品在去年7月分別在香港和前海展出,Felix希望這個前海設計競賽能作一個好的示範,給予香港年輕則師一個平台和渠道,打進內地的建築設計市場,做到「先行先試」的方式。香港建築師學會計劃未來再舉辦多一次,繼續以「落地」為目標,再加上「系列性」的設計,長遠將比賽擴展至國內其他城市,令香港年輕建築師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5
所有得獎作品分別在去年7月在香港和前海展出(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