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项目

香港年轻建筑师抓紧大湾区机遇 为前海建筑设计大展拳脚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作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是近年国家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当中作为国家经济特区龙头的深圳,与香港邻近,两区的优势能互补,成为大湾区的焦点所在,亦是项目的重中之重。而位于深圳西部,占地共约18平方公里的前海地区,则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深圳未来的「曼哈顿」,预计至2020年,前海将形成2,600至3,000万平方米建筑空间,届时或将成为亚太区重要的生产服务业中心,以及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前海建筑设计竞赛 以年轻建筑师为对象

有见及此,各地政府及机构都希望把握相关机遇,坐上这高速前进的列车,并进一步促进前海自贸区新城建设的深港合作,「前海城市新中心小型环境艺术设施设计竞赛」(简称「前海建筑设计竞赛」)因而诞生。这比赛由「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主办,「香港建筑师学会」及「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对象是40岁以下的香港青年建筑师及在校建筑系大学生。

设计竞赛的项目为前海桂湾一路及其地下道路市政工程的一处地面设施用房,包含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的建设,虽然面积只有500多平方米,但由于该建筑位于前海北片区的门户位置,北侧为双界河水廊道公园,环境景观十分重要,故 当局希望设计可以优化该建筑物,使它与周边环境协调,满足前海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需求。

1
香港建筑师学会与比赛得奖者


香港建筑师学会 冀比赛「落地」

香港建筑师学会作为香港唯一的承办单位,在比赛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会长李国兴(Felix)表示,这是学会第一次与内地政府部门合作,举办前海建筑设计竞赛,这项目有别于内地设计师只负责设计、建设则交给承办商的一贯做法,Felix希望这是一个「落地」的比赛,即参赛者不但需要事前去实地堪察,整个项目亦想跟香港的流程一样,建筑师由概念设计、施工到整个项目的完成,都可以参与其中,经过双方的努力和不断的沟通,最终实现了这做法:「这对内地设计行业来说是一个突破。」Felix满意地说。

2
香港建筑师学会理事陈传智(Simon)、会长李国兴(Felix)及原会长陈沐文(Marvin)(左至右)


比赛促进深港合作 优势互补

香港建筑师学会原会长,亦是今次比赛评委之一的陈沐文(Marvin),指出学会早在两年前已开始构思这类比赛,但一直在等待机会,直至今次获前海管理局邀请筹办这比赛,实在是很难得和值得高兴的事。筹备时间非常紧迫,去年1月尾获邀请,7月1日前便要完成整个比赛并作出展览。一开始内部的讨论都担心办不来,但前海管理局的超快反应超出他们预期,亦令Marvin对与内地政府部门合作有了新的看法:「他们几乎24小时运作,最后用了3个月,便收集好所有比赛作品。」

Marvin表示,这个前海建筑设计竞赛是两地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内地很想透过这次合办比赛,来学习香港的国际化并与国际的比赛接轨,而香港亦想透过是次比赛,让年轻则师打入内地市场,及认识更多国家的发展。


反应热烈 参赛者获益良多

是次比赛有40多个专业及学生参赛者,最终青年建筑师专业组别的胜出者为建筑师洪锦辉的团队。他们的作品以「水」为主题,评审认为体现了前海临湾的地理位置,以及水廊道在区域穿插的水陆相融关系,同时又用水营造不同的场所感, 以及不同场合时节的变幻气氛,以简洁、含蓄的手法,突显出前海寻求「实验性」的自信精神。

3
青年建筑师专业组别胜出者洪锦辉(右)与队友


洪锦辉本身在2013年已开办自己的设计公司,之前主要是做一些内部设计、大厦外墙等工程,过去亦有参与过大大小小的设计比赛并获奖。他表示,今次的比赛他可以投入整个施工过程,表示很有满足感。过程中他亦感受到内地是非常欣赏香港的建筑师,能够将国际视野带入内地,是香港重要的价值所在:「始终香港地方有限,内地则机会无限,是一个很好的战场,将来如果有其他国内项目都可参与,将香港年轻建筑师的服务外销。」

4
学生组别胜出者为香港大学建筑系学生麦智康


而学生组别的胜出者,是香港大学建筑系学生麦智康(Alfred)。他表示自己的作品「流映」亦是以流水作为设计概念,运用河水川流不息的特点,去反映城市发展和大自然的关系,将消防中心打造成城市中的艺术品,让市民在休息的同时,也反思河流和城市的生活价值。

Alfred表示,虽然同一时间在做毕业作品,但他仍坚持参加,因为这比赛是一个好难得的机会去发挥自己,而且香港本身这类比赛不多,加上前海很近香港,可以很容易见到自己的作品:「虽然辛苦,但这可以显示出我对设计的热诚,丰富我的履历,对我将来找工作相信亦会有帮助。」


先行先试 冀未来再办比赛

所有得奖作品在去年7月分别在香港和前海展出,Felix希望这个前海设计竞赛能作一个好的示范,给予香港年轻则师一个平台和渠道,打进内地的建筑设计市场,做到「先行先试」的方式。香港建筑师学会计划未来再举办多一次,继续以「落地」为目标,再加上「系列性」的设计,长远将比赛扩展至国内其他城市,令香港年轻建筑师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5
所有得奖作品分别在去年7月在香港和前海展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