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理工大学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贸易
「希望之手」扬威海外


知识产权贸易愈来愈受市场关注,香港理工大学早着先机,十多年前已设有独立部门,将学内五花百门的专利,透过知识产权贸易让工业届广泛使用,与此同时,中小企亦透过该些专利技术,快速达至升级转型,扩展业务,增加竞争力。

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科技转移及产业化)助理院长林国然表示,知识产权贸易不是纯粹一买一卖的交易,当中需要很多知识产权中介人作支援,包括专业顾问、估价师、融资人、知识产权律师、调解员及仲裁员等,「大学拥有很多知识产权,一直致力透过科技转移、知识产权交易将这些新技术让工业界应用,从而令大众受惠,故此大学设立独立部门,希望充当中介人角色。」

大学设有通报机制,教授倘有新技术或新专利,会即时通知相关部门。他提到「我们收到教授们提供的研究后,会进一步分析技术潜力及卖点,再联络一些买家会面或发出新闻稿,还会定期举办公开的会议,物色工业界合作,例如最近获得第四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最高荣誉大奖的机械「希望之手」,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理工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副教授汤启宇博士表示,大学教授进行科技创新,也希望将技术大量应用在社会,故希望透过知识产权交易,将技术带到市场;我当时申请了政府共400万元创新基金,进行为期两年的「希望之手」研究,希望为中风病人设计机械手,配合物理治疗,通过连接皮肤感应病人手部的肌动电流,助病人按个人意志控制手部开合,提升复康成效。有关技术已取得香港、内地及欧盟的专利认证。」

本身在大学亦有任教专利权的汤启宇博士指出,在「希望之手」的研发初期,已需准备申请专利,而欧美及内地有免费的资料库,很容易了解市场上现有的专利,从而确保自家开发的技术没有侵权的问题。理工大学企业合作处庄浩麟表示,我们亦会留意世界各地的论文,更快取得市场新技术的资讯,协助发明家申请自家的专利。

现时有不少中风病人接受过「希望之手」训练,以训练脑部重新学习控制手部,较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取得更良好的康复进展,他表示,不少中风病人最终能回复部分手部活动能力,这都是我们进行科研以及知识产权交易最高兴看到的结果。

以授权方式取得「希望之手」的开发权及销售权的复康机器人技术行政总裁徐锦辉表示,本身是职业治疗师, 有机会看到市场上不同的医疗产品,每当有新治疗法推出,就是一些新的商机,「有些复康产品我们可以透过知识产权交易做到,亦更合适市场需要,不用由外国化理进口。」

他提到,数年前全球卫星系统愈趋普及,已经想到利用该技术推出追踪系统,减少老人痴呆症患者失踪的机会,可惜当时并没有付诸行动,结果约半年后市场出现了类似产品,故今次遇到汤启宇教授其「希望之手」新技术,毅然开创全新公司,与理工大学携手合作研发,希望把「希望之手」带到市场,去年公司更成功进驻科学园成为培训公司,成绩喜出望外。

「公司向来从事医疗器材代理生意,常常假手于人,在产品设计上较为被动,但以知识产权交易形式合作开发机械手,自主性较高。」他形容,公司会为机械手重新设计外形、物料、甚至配合游戏软件作训练项目,增加物理治疗的乐趣。现时九龙医院及黄大仙医院等已购买,还有数间公立医院有意洽购;最近已经取得欧盟认证,意味着距离「希望之手」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日子已不远了。

在商言商,徐锦辉表示,以透过知识产权交易去取得新技术,较合乎成本效益,另外,公司一直从事产品代理,在市场推广上已建立一定网络,只要将成品放回现有领域,很快便可打入市场。「换着自行开发,或者花上十年以上时间也做不到这样的科研,现时只是用有限资源及合理时间,便可为公司创立新业务,同时亦有助提升公司形象。」

谈及未来大计,他透露,本港医院大多远离民居,交通不太方便,而会使用「希望之手」的病人,都是行动不方便的,现时正构思如何降低售价,令其可于家居使用,或可考虑以较相宜方式租用,每更多人可以受惠。

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科技转移名产业化)助理院长林国然补充指,香港是国际大都会,拥有支援知识产权交易所需的综合性配套,包括健全的法制、资讯流通迅速、国际网路庞大,无远弗届,加上香港是中国是大门户,作为海内外技术转移的平台,「另外,本地大学拥有不同创新技术,企业亦可主动向大学提出所需的技术,缔造协同效应。」